【普洱茶知識分享】:茶山譜 之 南糯

【茶區位置】: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原屬國營勐海茶廠初制所。

【簡介】:南糯山位於勐海縣東側,平均海拔1400米。在傣語裡面,南糯的含義是“筍醬”。古代南糯山居民以愛伲族為主,族人將吃不完的竹筍製成筍醬,為當時地方首領所喜愛,要求該山寨每年進貢筍醬,後來就把此山稱作南糯山。

愛伲族人在1100多年前的唐代南詔時期,就開始定居南糯山。而在愛伲人定居南糯山之前,已有浦蠻人在此居住。浦蠻人即今天的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後裔,是他們最早在南糯山開始種植茶葉。

目前南糯茶區保留著15000多畝混生的古老茶園,應是1000多年前布朗族所栽種、荒廢遺留的茶園。【目前主要的古樹茶產地有半坡老寨、半坡新寨、姑娘寨、丫口寨、石頭新寨、石頭老寨等】,其中以半坡老寨產量相對大。南糯山是雲南省較早推廣手工製茶的地區,也是目前工藝水平相對較高的茶區。

【大葉栽培古樹茶特點】:香揚清甜,口腔澀感、刺激性較高的代表性茶品。上顎中段舌尖甜香,甘韻在舌面中段,湯質滑口澀度較高。        

                                          ─轉自石昆牧老師著《經典普洱名詞釋義》

引用自「經典普洱微信公眾平臺」,《 版權所有,不得擅自轉載 》轉載文章或圖片,請徵得發表人同意並註明出處。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