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貢茶史始於清代,所謂“明代貢茶”不過是商販的杜撰。
*《茶經》中針對的茶品是綠茶,其多數內容都無法套用到普洱茶上。
*曼松的地貌與雲南其它茶區相比,並無任何特異之處。清末曼松的沒落是因為瘟疫,而並非是所謂“因貢茶任務太緊而毀樹”。
* 印級茶使用原料為南糯與布朗,並非是坊間傳言的易武。
*相對其它名山,曼松海拔偏低,雨量偏多,其茶品特點是甜而淡,適合喜飲綠茶的入門喝茶人。
*橡膠樹適合種植的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下。曼松背陰山與王子山海拔在1200米左右,根本不可能種植橡膠。
*曼松的古茶樹數量曾經傳聞只有個位數,近幾年古茶樹數量不斷快速增加,現在據說已有三百多顆拇指粗細的“古茶樹”。
*與冰島類似,曼松是近年來被資本惡炒的名不副實的現代雲南“知名”山頭之一。故事不可信,但市場上總是不乏喜歡聽信故事的消費者。
*很多人在喝茶時,並不在意茶品的口感、體感、氣感等品質表現,他們在意的是“我在喝薄荷塘”、“我在喝冰島”、“我在喝曼松”。這也就為了炒作山頭純料提供了空間。
*茶友購買茶品,永遠不要相信所謂“鬥茶比賽金銀獎”、“拍賣會價格記錄”等等。除了品質,皆屬虛妄。
2018·04.09
(本篇內容乃石昆牧經典茶文化團隊節錄自石昆牧老師"一直播"教學內容,所有圖文均係石昆牧經典茶文化團隊採編,若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