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知識分享】:聊聊炙手可熱的古樹茶(一)

古樹茶,近年來炙手可熱的一個名詞,隨著普洱茶市場對古樹茶的熱追,古樹茶的關注度和價格也是一路飆升,自2013年開始,市場上諸多的熱錢也開始流入普洱茶市場,而古樹茶更是倍受關注和炒作的對象,“普洱古樹茶”,儼然已經成為高端奢侈品的代名詞。那麼,古樹茶究竟從何時開始備受青睞的呢?先來看看普洱古樹茶的故事好了

 

古樹茶,嚴格意義上分為栽培型和野生型,所謂栽培型,是指在百年前,由濮人先輩刻意選種、栽培,栽培的目的就是用於製作茶製品的,這類茶樹,是有經過刻意馴化與選種,適宜品飲的品種,而野生型,特指原始茶科植物,在野外自然繁殖,沒有經過人工馴化和改良,野生型茶樹因為品類繁多,且部分品類有微毒,在雲南當地俗稱為“苦茶”,喝了會有腹瀉、嘔吐等應激反應,並不適宜作為茶飲。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葉之前,栽培型和野生型古樹茶在雲南統稱“野生茶”,在當時政策下,並不允許私人做茶,所有的茶都是由中茶公司統一供銷,而在當時,栽培型與野生型茶樹沒有明確的區隔,也沒有相關的藥理學檢測,無法保障食品安全,所以,中茶公司及下屬茶廠是絕不收購古樹茶的,而當時的茶農由於經濟原因,也不會去採摘制作古樹茶(採摘費力,還賣不出去),因此,可以說直至九十年代末,是沒有古樹茶生產加工歷史的。

 

坊間目前流傳的很多說法中,紅印是“古樹茶”,八八青是“野生古樹茶”,均為錯誤解讀,印級茶的加工年代下,使用的原料應為大小樹混採茶,在印級茶生產年代背景下,不存在樹齡大小的概念,是茶樹就會採,而八八青的加工年代下,所使用的原料則不折不扣的是臺地茶…. 還有諸多“八十年代私人定制野生古樹茶”“九十年代定制野生古樹茶”均可列為臆造茶品。

 

石昆牧老師的著作中記載,九十年代後期,在思茅何仕華先生和國家茶葉品質監督檢驗中心主任駱少君女士的努力之下,栽培型古樹茶才第一次正式通過國家檢測,被證實為可以安全飲用的茶類,至此,栽培型古樹茶才第一次驗明正身,可以正式進入安全食品範圍。

雖然被證實可以安全飲用,但古樹茶由於條索粗壯、外形不夠美觀,在當時追細嫩、追美觀的加工原則下,古樹茶依然不受青睞,大多數茶廠不願加工此類茶品,甚至在1997~1998年之間,發生有茶商委託茶廠加工古樹茶,而茶廠出於美觀考慮,加入大量高成本、細嫩、顯毫、條索美觀的優質臺地茶來進行茶品“美容”的事情。

直至九十年代末期九九易昌號的問世,才正式開始了普洱古樹茶的時代。2001年,石昆牧老師通過大量深入研究,首次提出了完整的古樹茶優勢理念,宣導拉動古樹茶市場,並開始訂制古樹茶,同期,亦有諸多茶商、茶號開始關注並訂制古樹茶,至此,正式開創了普洱古樹茶市場的先河。

(圖片為景邁山栽培型古茶園)

引用自「經典普洱論壇」(本篇文章系經典普洱團隊原創,所有圖片均系經典普洱團隊採編,轉載請注明出處)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