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識分享】:何謂真懂茶?

按:2014年7月26日,石昆牧老師應邀于東莞市民廣場進行了題為“普洱茶迷思”的講座,本文系參與本次講座的茶友所撰寫,題為“穿道服趕場談心靈說修行 喝茶講究全套茶具未必真懂茶”刊載於10月12日發行的廣東省《新快報》。現特分享與茶友,或可引為借鏡。



《穿道服趕場談心靈說修行 喝茶講究全套茶具未必真懂茶》 ■唯西



  前陣子,臺灣著名茶人石昆牧先生來廣東,講《普洱茶的迷思》。其間曾言:廣東人最懂普洱茶,但也最固執。奈何?這是因兩地茶文化無法融合,而發出的歎息。想起一位本土茶界資深人士曾感歎:嶺南人喝了十多年普洱茶,始終未喝出茶文化。後來,我發現,何止嶺南?今人對茶文化的解讀,其實有所誤區。

  身為北方人,在南方人面前談茶文化,有些困惑:一是對普洱茶接觸頗晚,品種有限;二是北方人多好綠茶,它是再普通不過的飲品,故從未刻意將它拔高上至文化層次。那,為何探尋它?還是有緣故。去年國內一本有名的雜誌,刊出茶道的第一期。作為它的粉絲,追讀完後,總覺得不對頭。因為寫茶,追根溯源,應從陸羽追起。可惜的是,篇幅很多,從臺灣跑到了日本,而未有多提及中國古代茶文化的字眼。後來建議,卻被奚落。

  是否存在誤導?我認為,需要確鑿的史料來糾正。從港版的《茶經》(陸羽原著,吳智和撰寫)中,可找到中肯的答案:今人談茶藝文化,必追溯到明代人士的貢獻;而明代人士的成就,又必須歸結到唐代陸羽創始的功勞,以及宋代人士的推波助瀾。就中國整個茶藝文化發展的階段而論,如果以唐代為“肯定時期”;那麼宋代可算是“開展時期”;而明代應該為“發皇(發達興旺)時期”。中國茶藝文化,歷經此三個時期的發展,逐惠澤後人,至今未已。如此推及,言之有理。而對今天的茶文化貢獻最顯著的,當推明代文人雅士。明代文人的茶生活,他們對茶藝文化的理解,完全不同於今天對茶文化的“表演”與詮釋。明代•羅廩在其《茶解•煮茶》中寫道:“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戰,聽松濤傾瀉入杯,靈光瀲灩,此時幽趣,未易與俗人言。”古茶人在追求茶藝上,求其“雅”,又求其“適”,更求“靜”與“獨”。這種曲高和寡的境界與追求,在我看來,至今仍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今天,恰恰因這不可言傳的神秘、玄妙,才被當今的茶人所借用,並拔高。一如上述,是否喝出茶文化諸如此類的爭議,無不由此引發,誤讀也由此產生。遍地的茶會,所見的情景,莫不如石昆牧先生的描述:穿著仙衣道服,天天趕場、走秀、談心靈、說修行。現在喝茶,講究各種道具,齊全且精緻:上等好茶、好水(自尋來的山泉水)、好鐵壺、好瓷器、紫砂壺、精美的茶席、焚沉香、聽古琴曲等。著名茶人李曙韻的友人,在李的《茶味的麁相》(臺灣版本)寫序,有言:喝茶不見得在乎形式,也沒有人可以甲幫乙圈一個定見……不是各投其所好,更不再爭奇門豔。還指出,學茶只有三年五載的人,論茶說道都很踴躍,反倒是老茶人鮮少對外談茶。不過,一句“茶人往往因茶而群,卻也往往因茶而孤”,道出了茶文化的魅力所在。無論是群聚品茗,還是獨酌一壺茶,這皆是真實而接地氣的自我體味過程。故愈是靜心,愈發感受到:茶,普通卻感人。它本是一片樹葉,經過手工製作,遇到滾燙的熱水,翻騰,舒展,以一碗清心的茶湯,呈現給喝茶的人,它的使命,就此完滿。

  末了,一起聽聽石先生的諫言吧:如果您想學茶,瞭解茶,還是要從茶區、茶種、制程、倉儲、沖泡,適人適性養生等等扎實學習,不要只是空談禪佛道。沒有身,就無心、靈可言,還是腳踏實地好些。

引用自「《新快報》2014年10月12日A23版」(轉載請注明出處)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