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知識分享~茶種與生長型態】 : 邊境茶與滇緬茶

邊境茶

  一般市場稱北越菁為邊境茶,產區在雲南省與越南交界處。所指應為茶種,而非產地。普洱地區江城附近亦有生產北越菁,越南北部境內亦有生產雲南大葉茶。主要特色在於口感,無論生熟茶,上顎前端均有青味,雖經多年陳化或入倉亦難消除其異味。在茶葉特徵上,葉脈分岔夾角較小,葉梗出現四方扁狀與長條溝紋,與雲南大葉野生茶有所區別。老茶以河內圓茶、陳寬記為代表。(圖1)陳寬記

  另外,緬甸菁與泰國菁亦有其特色。緬甸菁俗稱烏金茶,色墨味淡香雜,枝梗葉脈不同于雲南大葉茶。泰國菁味苦而淡,以早期水藍印、鴻泰昌為代表。



滇緬茶 

    茶樹種名,1944年英國巴里根據伊洛瓦底江流域的野生茶樹定名伊洛瓦底茶,中文名為滇緬茶, 主要分佈在滇西南及緬甸伊洛瓦底江上游。雲南在保山、德宏一帶較多,野生型與栽培型、臺地茶型態都有,葉面較寬,臺地茶葉身較薄,茶質不若猛海與猛庫大葉種,因毛茶茶幹色黑,當地居民稱之「烏金」,2005年有廠家取用滇緬茶製作以”烏金”為品牌名。(圖2)滇緬茶種葉底



節錄自石昆牧老師"經典普洱名詞釋義" 第52頁 



(本篇內容乃石昆牧經典茶文化團隊節錄自石昆牧老師著作"經典普洱名詞釋義",所有圖片均係石昆牧經典茶文化團隊採編,若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