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知識分享】:如何成就一杯優質的古樹熟茶?

現在,古樹熟茶的概念越來越頻繁地出現於普洱茶業界,一時之間仿佛“熟茶必古樹”。那麼如何才能成就優質的古樹普洱熟茶呢?

熟茶工藝研製於上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在其創制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熟茶渥堆都是以生態茶或臺地茶為原料。蓋因當時國營廠不得收購古樹毛茶,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謂“古樹普洱熟茶”的老茶。

因石昆牧老師對於古樹茶品質的再發現,使得古樹茶愈發被業界和消費者所接受,古樹茶原料價格也逐年攀升。以古樹茶渥堆熟茶,因渥堆成本和渥堆失敗風險之故,幾乎鮮有人嘗試。

近年來因渥堆技術的發展,以及諸如小堆發酵技術的成熟,使得古樹茶渥堆成功率提高,古樹熟茶不在是僅僅存在於理論之中的茶品。

熟茶渥堆,原料均一程度越高發酵成功率越高。眾所周知古樹茶原料均一度天然上就不如小樹茶和臺地茶,這也使得渥堆古樹熟茶需要更高的發酵技藝。

輕發酵熟茶和重發酵熟茶都各有其受眾,從品飲者角度選取自己喜愛的茶品即  可。但對古樹熟茶渥堆而言輕發酵幾乎是必然選擇。只有輕發酵方能將古樹茶原料的深厚韻底、鮮活茶性、厚重茶質充分的表現出來。而若經過高發酵度渥堆,古樹熟茶品質必然無限趨近於小樹熟茶,難免泯然眾茶矣。

正如古樹茶不一定等於好茶一樣,古樹熟茶也並不一定就是好熟茶。若是沒有優質的發酵技術,即使是古樹毛茶渥堆發酵,得到的也只能是不堪飲用的茶品。 只有優質古樹原料,經過正確工藝渥堆發酵制得熟毛茶原料,再經由妙手拼配,方能成就優質古樹熟茶茶品。2003年,石昆牧老師即提出普洱茶優質拼配理念,是在原料特點充分瞭解的基礎上,從各種原料中選擇合適的品類與配比,來達成“1+1>2”的結果。而這需要極其豐富的經驗和對茶品強大而精微的把控能力。

曾幾何時,普洱茶業界古樹純料概念橫行,石昆牧老師的拼配理念被斥為異類。近年來因古樹純料概念走入死胡同,拼配概念再次被商家作為拯救行情的顯學。一時間許多原本古樹純料概念的堅定捍衛者,紛紛搖身一變,成為了“號稱”具備多年精深拼配技術的“資深”拼配師。但真正優質的拼配技術與對品質和從業底線的道德堅持一樣,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速成品。

歷年的亦如是傳奇熟茶,代表著石昆牧老師對熟茶概念的標竿,而2015的亦如是傳奇熟茶,更是再一次展現石昆牧老師高超的製茶技藝:全部以古樹正春茶原料渥堆發酵的輕發酵熟茶原料,經過石昆牧老師的妙手拼配,壓制後又經過半年的陳化穩定,現在已具備上佳的品飲價值。茶友不妨以其為尺度,即可知古樹熟茶究竟應有何等面貌。





引用自「經典微信平台」(本篇文章系經典普洱團隊原創,所有圖片均系經典普洱團隊採編,轉載請注明出處)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